Press Coverage

Event & Activity | To Go
Page 1 of 1
2023.6.3[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華裔茶、絲、瓷創作展 思索自我 ....more

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2023-06-03 05:30 ET

美華藝術協會旗下的456畫廊現正舉辦華裔藝術家梁倩怡(Cindy Leung)的個展「To Go」,她藉由使用茶、絲綢、瓷片和罌粟籽作為材料,創作抽象雕塑作品,構成古代中國與外界主要貿易貨品的意象,表達文化上的衝突和交融感,並闡釋創作者探尋自我身分的心路歷程。

「To Go」作品共有26件,分別對應由26個英文字母開頭的單詞,而全部作品名稱都統一採用英文介詞「To」帶一個動詞原型的方式。梁倩怡說,這是在小學上英語課時留下的最深刻、最難以磨滅的印象。進入學校學習英語,也是她個人最早體驗到的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身分,匯聚於自身的場合。

梁倩怡在香港成長,成年後進入紐約市大皇后學院學習藝術,現居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紐約多元複雜的氛圍啟蒙她開始思考身分問題,「在香港時,從沒有過『我是亞裔』的概念。」而在紐約被激發起的思索,又反過來牽引她思考自己的香港身分。

對於熟識中國歷史的觀者來說,梁倩怡在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表達的意向,稍加指點便可會心而懂。她所使用的三大主材是用碎茶葉膠結成的茶塊、絲線、蠶繭,以及白瓷片。梁倩怡介紹,茶、絲綢和瓷器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三大主要出口產品,如此選材,就是為了讓人聯想到這段歷史。

在歷史上,中國與外界、尤其是西方的交往並非十分融洽,其中充滿了鄙夷、自大與野心,但同時也在經濟上相互利用和互補。從梁倩怡的作品中,能夠看出這樣一種矛盾糾結的結合體,比如一個名為「入侵」(To Invade)的作品,看起來就像一輛坦克,而另一個名為「慾望」(To Desire)的作品,用罌粟籽淹沒一切。罌粟,同樣也是一個極具象徵性的意象,高度凝結了東西方歷史關係中,不那麼積極的一面。

當下的大環境與身為香港人的身分,讓梁倩怡對於藝術之外的表達非常謹慎。她拒絕對作品中所反映的中外關係做出「積極」還是「消極」的主觀評價,只強調藝術創作的客觀表達屬性。「現在,無論你談論『香港』還是『中國』,都會對冒犯到一部分人,所以不如將其描述為『東西方』,而非『中外』。」

梁倩怡的個展,將從即日起展出至23日(周五),地點位於曼哈頓華埠456藝廊,地址為曼哈頓百老匯456號三樓,開放時間為周一、周三及周五,下午1時至5時,或提前預約參觀。

....more


2023.6.2[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留美香港藝術家梁倩怡 456畫廊辦個人作品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