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0 | [China Press/侨报] 社区巡礼(2017年2月14日-2月20日) ....more由美华艺术协会主办的东西方新锐艺术家作品展《残遗的未来式》17日于曼哈顿456画廊开幕。现场展出来自中、美、韩、加在内的7名年轻艺术家的多组作品,以装置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方式,探讨文化与自然的深层关系。
....more
|
2017.2.19 | [China Press/侨报] 东西方艺术家新锐画展曼哈顿开幕 ....more侨报记者陈辰2月18日纽约报道】由美华艺术协会主办的东西方新锐艺术家作品展《残遗的未来式》17日于曼哈顿456画廊开幕,展出来自中、美、韩、加在内的7名年轻艺术家的多组作品,以装置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方式,探讨文化与自然的深层关系。 由美华艺术协会主办的《残遗的未来式》(Vestigial Future)艺术展邀请了7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锐艺术家以各自创意无限的作品探讨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层与互动关系。根据本次群展的策展人萧伯均介绍,本次展览的主题来自一篇医学论文,该论文探讨了人类的进化以及身体器官的退化过程。“论文当中的论点与老庄思想当中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理念不谋而合,而我们则希望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这一理论。” 萧伯均说。 针对本次参展的7名艺术家,萧伯均表示艺术家们分别来自美国、中国、韩国以及加拿大。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运用各自擅长的媒介以及表现方式去诠释对于“残遗的未来式”这一概念的理解。“从日常物件的扭曲,到异化生物体,从消费文化的反思到全球政治局势的讽喻。艺术家们以自己的作品,演绎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无限想象。” 萧伯均表示。 本次参展的两名华裔艺术家也到场参与了开幕式,他们分别是在加拿大就读艺术的童义欣以及来自台湾的倪灏。 童义欣在大学时曾就读地质学,后因为对于艺术的浓厚兴趣而前往加拿大学习艺术专业。如今已经从事艺术创作10年的他携影像作品参与,“人们觉得艺术属于美术馆,与生活之间有了距离。而我的影像作品则是记录了生活中的日常,以即兴的创作,展示不同的感觉。” 童义欣说。 毕业于罗德岛艺术学院的倪灏来到纽约从事专职艺术创作两年,本次展览他的作品“炒饭”以美食与文化结合与碰撞的方式展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汇与融合。“炒饭是一个食物之间融合的过程,而我的创作则将亚洲特色的食物和西方的文化符号相互结合。以艺术的形式,探讨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倪灏说。 《残遗的未来式》展览于百老汇456号免费展出至3月17日,欢迎各界艺术爱好者到场观摩与交流。
....more
|
2017.2.18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美華藝術協會主辦 東西方新銳藝術家聯展 ....more美華藝術協會456 昨 (17日) 邀請到包括美國、加拿大、韓國、中國及台灣等,7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東西方年輕新銳藝術家,共同呈現「Vestigial Future 殘遺的未來式?」東西方新銳藝術家聯展。
來自台灣的策展人蕭伯均表示,這次的主題靈感是來自一篇關於人體退化器官的醫學論文。論文中指出,以往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盲腸是一個退化的器官,但其實際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因為在其他哺乳類動物身上,盲腸並沒有因為演化過程而消失,這樣的論點,剛好表達了「殘遺的未來式」。
倪灝作品「炒飯」具意義
背景相異的藝術家們,運用各自擅長的媒材來詮釋這次的展覽主題,通過包括素描、雕塑、織品、裝置藝術及行為錄像等,將觀眾對事物的既定印象,重新組合排列塑造新意象。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童義欣,在大學念得是地質學,後因嚮往藝術決定到加拿大學習藝術。從事專職藝術家逾10年的他,在這次的聯展通過行為錄像,展示其作品「Gravesend Fisherman。」他說,「來美術館參觀的朋友通常都會帶有自身的想法前來,他們都知道美術館展覽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形式。所以我這次想以一種浪費時間的那種不確定感,去即興創作藝術,創造不同的感覺。」
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台灣藝術家倪灝表示,來到紐約近2年,擅長美術雕塑,這次參展的作品之一「炒飯」別具意義。他認為,食物能將東西方融合,在美國有許多非華裔人士也喜愛中國菜,而「炒飯是一個融合的概念,你必須將不同的東西混合在一起才做出一盤炒飯。」有如當前政治及社會氣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混合聚集在一起的。
展期至3月17 日,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位於百老匯456號三樓。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本報記者林書聿紐約報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