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5 | [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王博彥個展 用3D動畫透視孤獨 ....點選更多訊息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2023-02-25 02:23
來自台灣的新媒體藝術家王博彥,從即日起至3月17日(周五),在曼哈頓華埠的美華藝術協會屬下的456藝廊舉辦個展「Endearing Insanity」,透過3D動畫將虛擬人物放在一個像公寓的空間內,在沒有敘事、情節的情況下,讓觀者聯想起自身經驗,對人物產生不同的代入感。
此次的個展包括一段九分鐘的動態影像,以及五件擷取自動態影像的平面影像。其中動態影像由3D動畫製成,描繪一個虛擬人物,身處像公寓的空間之內。與傳統影片不同,這段動態影像沒有敘事、沒有情節,除了片段間沒有關聯外,搭配的獨白音效也與影像本身無關。
王博彥介紹,他希望用這種反邏輯的形式建構一個情緒的容器,讓觀看者在不會被故事情節牽引偏向的氛圍中,聯想起自身經驗並產生各自不同的代入感。
影像中的人物蜷縮在狹小的空間裡、皮膚斑駁,給人一種病態而孤獨的感覺。王博彥表示,該角色是一個投射體,透過自己的心理體驗去探索「他者」這樣一個意象。
他說:「在紐約,我是一個有著語言和文化背景隔膜的亞裔外來者;在台灣,我是一個疏離於所謂主流社會之外的性少數群體。」作為孤獨的「他者」,尋求表達的欲望又很強烈,這種欲望由獨白音效所體現。獨白的內容搜集自匿名論壇上尋求人際交往的用戶留言,王博彥將其重新編輯並錄音,赤裸、扭曲又充滿壓抑中的克制釋放。
他的創作以精神分析理論中的「賤斥」(Abjection)概念為主體,表達自己作為雙重少數群體在被「主流」的社會空間所異化和排斥的體驗。在透過作品與觀眾的對話中,他希望傳達一種「身為『他者』,穿梭於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狀態」。
王博彥成長於台灣,在台北藝術大學完成新媒體藝術碩士學位後,於2017年來美攻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碩士學位,現任教於市立大學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以及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
展覽免費,地址為百老匯456號3樓,展出時間為,每周一、三、五下午1時至5時,更多資訊可上www.caacarts.org。
....點選更多訊息
|
2023.2.25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王博彥個展456畫廊展出 ....點選更多訊息 |
2023.2.24 | [Epoch Times/大紀元] 纽约美华艺术协会展出王博彦三维动画作品 ....點選更多訊息【大纪元2023年02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宜君纽约报导)纽约市美华艺术协会456画廊即日起至3月17日,将展出台裔三维动画创作者王博彦个展“Endearing Insanity” 。展览作品以三维电脑绘图创作,包括约9分钟的动画作品,以及五件自影片延伸的平面影像创作。
王博彦出生于台湾台中,现生活及工作于纽约。他在2015年于台北艺术大学完成新媒体艺术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并在2017年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完成电脑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CUNY)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和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
近期个展包含“黑太阳”、“Atlas Portal 随身指南”,以及“An Obscure Silhouette”等。作品曾于国内外多处美术馆及艺术节展出,包含德国波昂美术馆、纽约布朗士美术馆、水牛城布区菲尔德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台北数位艺术节等。
王博彦纽约个展开幕酒会日期为周五(2月24日),晚上5点至7点,地点在456画廊(Gallery 456),地址为纽约市曼哈顿百老汇大道456号3楼(456 Broadway, 3rd Floor),入内后请搭电梯直达三楼。
美华艺术协会的视觉艺术展览系列的部分资金来自纽约州艺术委员会的公共资金,并得到纽约州长和纽约州立法机构的支持。456画廊联络电话:212-431-9740,邮箱:info@caacarts.org。
责任编辑:李薇
....點選更多訊息
|
2023.1.26 | [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展荒誕影像組合 華人藝術團顛覆傳統 ....點選更多訊息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2023-01-26 02:00
華人藝術團隊Sid and Geri的個展「帶刀百合」即日起至2月10日在曼哈頓456畫廊舉辦,每周一三五下午1時至5時向公眾開放。
「帶刀百合」是一系列影像裝置藝術的集合,此次團隊共帶來九個裝置,以電子顯示屏為主體,呈現多部看似荒誕且反邏輯的影片以及互動式遊戲。影像內容包含很多審美衝擊力,比如男扮女裝的人物、裸體、粗糙的像素化人體意象、造型誇張的動物等。
團隊的發起人育美表示,影像的靈感全部源自現實生活中的點滴,從充斥亞裔刻板印象的好萊塢老電影,到藝人潘瑋柏的家庭八卦,再到人們日常面對的種種思考,如戀愛、婚姻、家庭等。創作旨在把這些片段用一種無意義的方式拼接起來,讓觀眾暫時失去存在感,在飄渺的迷亂中重新思考各種與自身經驗有關的點滴意象及其意義。這對習慣傳統藝術的觀眾可能有些衝擊,認為不知所云。不過,當代藝術的一個核心要義就是「見仁見智」,從中看到什麼,它所表達的就是什麼。
育美在美國出生、台灣長大,後又在美學習藝術,如今常在美台之間兩地穿梭。Sid and Geri是個較為鬆散的團隊,成員全部都是以中文為母語的華人,都是些身懷技能又志同道合的好友,每有項目時,便根據各自所能組建工作團隊。
育美介紹,團隊的創作不會特意強調「華人」身分,更不會用對抗性的話語敘述「華人」與外界的關係。不過,「真在創作的時候,會發現,『華人』這個身分符號一定會貫穿在思考和表達之中。」作為中文使用者,創作者的大部分自身經驗都浸泡在這個語境之中。
本次展覽得到紐約州藝術委員會的部分資助,公眾可免費參觀,展覽開放時段參觀無需預約。地址:曼哈頓百老匯街456號3樓,電話(212)431-9740。
....點選更多訊息
|
2023.1.19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Sid and Geri紐約首辦個展 「帶刀百合」另類幽默亮相蘇豪 ....點選更多訊息2023-01-19 22:54:30
Sid and Geri紐約首場個展今日開幕。
農曆新年將至,以舉辦獨特藝術展覽而著稱的456畫廊為社區再帶來了一場全新展覽。他們將攜手以另類幽默著稱的Sid and Geri團隊,帶來該團隊的紐約首次個展「帶刀百合」,在虛擬與現實的碰撞中,為民眾在農曆新年期間尋得有趣且耐人尋味的新去處。
Sid and Geri是一個於2017年成立的藝術團體,其作品多以影像裝置為主要創作材料,並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人跨界合作,創作出眾多影像裝置作品。他們擅長以獨特的幽默感講述「人與人之間周圍的形態」,通過影像動畫、剪輯、拍攝技巧、配音以及空間的配合部署著各種媒介,反映各種日常生活的體驗。其作品聚焦於現今社會現象,以一種「近似幻想的敘事」,運用視覺與聲音的刺激,不同視角展現時代經典面貌。
此次展覽為Sid and Geri北美首次個展,歷經逾半年時間準備。展覽的主要主導人則為李育美,參展作品以其近3年左右的代表作品為主。而主題定作「帶刀百合」,則如這一剛一柔具有碰撞性的存在,意指展現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
比如在其作品《華特女士的煩惱》中,藉以美國電影作品中所塑造的亞裔刻板印象,創作出亞裔女性在烹飪、化妝時的形象,冀以此引發觀者對文化冒犯的思考。再比如將3個影片合為一體的作品《汪汪物語》,以牛指代工作,以熊貓指代家庭,以狗指代婚姻,通過配音講述不同故事。而創作最久的《山田君戀愛養成》則源自於李育美幼時對戀愛養成遊戲的喜愛,因此萌生了自我創作的意念。該作品以3個角色構成,角色的創造靈感來源於現實,但通過李育美的構想,被描繪出了截然不同的故事線。
這次所參展的9幅作品,均講述著不同的故事,背後則反映著截然不同的反諷意味。這種碰撞令人萌生細細品味的興趣。
此次雖是李育美在北美的首次個展,但卻已是她本人的第5次個展。在此之前,李育美曾在台灣、上海以及北京等多地多次辦展。
出生於美國、成長於台灣的李育美畢業於台北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當代藝術學系。
服裝設計出身的她因做出來的衣服大膽而突破「無法日常穿」,轉而投入到藝術創作領域,希望能夠更自由地發揮並創作作品。她表示,希望從比較生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流行文化去找尋微小但放大卻蠻奇怪的事物或現象。而她對作品的每一個小小的期望,均細緻地通過作品展現在了觀者面前。
是次個展將於1月20日在456畫廊開幕,至2月10日結束。感興趣的民眾可在此期間於每周一、周三以及周五的下午1時至5時間前往百老匯(Broadway)456號3樓的456畫廊觀賞。了解更多詳情可致電(212)431-9740或發送郵件至info@caacarts.org諮詢。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
2022.12.15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龐查理「時代的痕跡」個展華埠開展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2.14 | [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中西文化碰撞 「時代的痕跡」個展 ....點選更多訊息記者顏嘉瑩╱紐約報導 2022-12-15 02:00
華裔藝術家查理龐,以中西文化社會的碰撞為主題,創作畫作以及裝置藝術「時代的痕跡」,將從16日(周五)至明年1月6日,在曼哈頓華埠「美華藝術協會」的456畫廊展出;去年仇亞犯罪高峰期間,抒發內心想法的繪畫創作,也將一同展出。
以中西文化社會碰撞為近年主要創作主題的查理龐,作品主要展示不同社會的制度產生的特點,像是西方民主社會言論自由和法律制度,引起不少社會問題,吸毒、槍支、偷渡、遊民;中國的保守集權制度,則是引發貪汙、言論自由的限制、茫漠的房市發展等。
他用多種繪畫材料以及影像和裝置藝術,表達對當今美中社會的看法。此次「時代的痕跡」,共12件作品,有當代西方流行元素,像是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色彩和手法,又流露出一些東方特有的審美元素。
其中一件作品,查理龐將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的知名畫作「吶喊」,與疫情後的仇亞犯罪做結合;畫面分成上下兩半,一半是在水壺中的亞裔,安靜生活著,代表著亞裔懷抱著美國夢卻又如被關在水壺中,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而在仇亞環境下,更有如待在一個燒開的水壺,可能因沸騰而爆炸;下半個畫面則是查理龐的自畫像,模仿「吶喊」的姿勢,為亞裔遭受的不公發聲。
查理龐曾在中國和美國有多次展覽,1993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印象畫廊個展,1994 年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1996 年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1998年紐約皇后區藝術中心藝術比賽,水彩畫銀獎。2002年在美國第一銀行畫廊水彩畫個展,2005年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畫廊個展,2016年策畫紐約國際亞洲藝術家聯展,2022年紐約藝術博覽會。
456畫廊開放時間為周一、三、五下午1時至5時,地址位於百老匯大道456號三樓。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1.23 |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 法拉盛文藝中心 11/26京劇公演 ....點選更多訊息記者顏嘉瑩/紐約報導 2022-11-23 02:00
由紐約童小苓劇坊、美華藝術協會、法拉盛市政廳文藝中心共同主辦的「美華戲劇專場」,將於26日(周六)在法拉盛免費舉辦,演出京劇「宋江殺惜」和「霸王別姬」,演出免費開放民眾,無需預約直接入場,現場座位先到先得,歡迎有興趣民眾前往欣賞。
此次童小苓將演出「霸王別姬」中的角色虞姬;她22日在曼哈頓華埠舉辦的記者會中表示,希望將京劇的精華獻給觀眾,三年的疫情為舞台表演者帶來很大的阻礙,疫情期間在線上演出,如今劇場重新開放,再次透過戲劇表演和觀眾見面,「大家久別重逢倍感親切」。
童小苓表示,此次演出的兩齣戲都是高難度,但在演員的堅持鍛鍊下,相信能將最好的藝術表現獻給觀眾。
在「宋江殺惜」中飾演宋江的解國防則說,該劇講求的是「做功」,才能讓觀眾看到戲裡的大起大落;為了這齣劇他也前後準備了一年,期間練到脖子都疼,但他希望能夠努力將戲呈現給觀眾,「讓他們來看戲不失望」。
美華藝術協會創始人周龍章則將在「宋江殺惜」中以男旦飾演閻惜姣,演出經驗豐富的他預計將掀起另一波高潮。
「美華戲劇專場」將於26日下午3時在法拉盛市政廳文藝中心舉辦,全場約300多個座位,觀眾無需預約,但要攜帶疫苗接種證明入場,座位先到先得,並建議戴口罩;活動詳情可上https://reurl.cc/WqvDAk查詢。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1.23 | [China Press/侨报] 美华戏剧专场26日法拉盛市政厅举办 ....點選更多訊息时间: 2022-11-23 01:27:10
【侨报纽约讯】节日来临之际,美华艺术协会22日宣布将携手纽约童小苓剧坊,于11月26日周六下午三点在法拉盛市政厅文艺中心举办“美华戏剧专场”。
据介绍,此次演出由纽约童小苓剧坊、美华艺术协会和法拉盛市政厅文艺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于节日期间为民众带来一场综合性的戏剧乐曲演出。演出剧目包括京剧《坐楼杀媳》(谢国汸、周龙章主演)和京剧《霸王别姬》(童小苓、王玉清主演)。
此次演出获得纽约市文化局与市议会的公共资金支持,以及纽约立人学苑的资金支持。
演出免费,但观众应提前上网预约免费门票:https://ci.ovationtix.com/35689/production/1142567。法拉盛市政文厅艺中心地址位于137-35Northern Blvd,Flushing,NY11354。活动网页:https://www.flushingtownhall.org/an-afternoon-of-chinese-theater。联络电话:212-431-9740。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1.23 | [Sing Tao Daily/星岛日报] 美華戲劇專場開鑼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0.14 | [China Press/僑報] 張富榮:穿越枯海油畫展今起華埠456畫廊開展 ....點選更多訊息【侨报记者张晶10月13日纽约报道】艺术家张富荣的油画个展《穿越枯海》于今日至28日在华埠曼哈顿华埠456画廊(456Gallery)举办,张富荣展出的18幅作品以重生的自传隐喻,探讨了移民生活和持有乌托邦式梦想及神话如何与当下美国社会的现实冲突,在不安的和谐中共存。
张富荣出生成长于上海,1989年移居美国,现居于宾州,其作品曾在东京都美术馆、贝尔方特美术馆、SPRING/BREAK艺术展和耶鲁大学等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张富荣表示,他的作品关注于作为美国第一代移民的个人和集体情感,围绕疏离、移民和自我矛盾的主题展开。他擅长使用解构和寓言的方式来构建绘画场景,结合以祖籍国和美国的生活经历。
张富荣说,本次《张富荣:穿越枯海》油画展共展出18幅作品,一些画作是描绘成想象的自然场景,灵感源于传统山水画,唤起历史和地理上的距离感,包含重生的自传隐喻。面对当下社会环境变化和重新定义身份,重生是对历史的一种消化过程,画作反思并诠释了与生命周期相关的神话寓意,用不同时期的人物赋予一种荒诞的现实。同时,画作也表达了一种渴望:即“逃离”到一个伊甸园般的涅槃之地。他还通过作品质疑自己,如何在一个荒诞的社会中定位自己,能否穿越意念中的枯海,以达彼岸。
《张富荣:穿越枯海》油画展14日至28日在位于百老汇大道456号3楼的456画廊开展,开放时间为周一、周三和周五下午1时至5时,提前预约可致电212-431-9740。14日下午5时至7时还将进行开幕酒会和艺术家座谈。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0.13 | [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張富榮「穿越枯海」456畫廊展出 ....點選更多訊息華裔畫家張富榮的系列油畫「穿越枯海」12日在曼哈頓華埠456藝廊開幕,作品探討現實移民生活、社會矛盾和烏托邦田園生活的衝突,展現這些對立面「在不安中的和諧共生」。
展出的20幅畫作有些描繪想像中的自然場景,張富榮表示,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的山水畫,目的是使觀者有一種歷史和地理上的距離感;一些作品則描述與生命周期相關的神話故事,通過來自不同時期的人物,賦予一種荒誕的現實。
他表示,這些畫作表現了一種渴望,即「逃離」到一個田園詩般的、伊甸園般的涅槃之地,在那裡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獲得重生,沒有衝突和混亂。
張富榮說,自己的作品關注於作為美國第一代移民的個人和集體情感,圍繞著疏離、移民和自我矛盾的主題展開;童年在中國文革期間的經歷,青年時期的上山下鄉的歲月,那個特殊年代的社會動蕩,這種潛在情緒浸染著他的繪畫。
「也有我對個人自我在移民社會位置的疑問」他說,從收集的素材中,將生活、記憶碎片、民間藝術及圖騰符號並置,依據身為華裔移民經歷和個人情感,呈現一種烏托邦的幻覺與當下美國社會現實之間的衝突。
展覽即日起至30日,可於每周一、三、五下午1時至5時至百老匯大街456號三樓的畫廊參觀。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10.13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油畫家張富榮「穿越枯海」 個展10/14 456畫廊舉行 ....點選更多訊息油畫家張富榮以「穿越枯海」為題,將於2022年10月14日至28日在456畫廊舉行油畫個展。 油畫家張富榮以「穿越枯海」為題,將於2022年10月14日至28日在456畫廊舉行油畫個展。
「穿越枯海」以張富榮的一系列油畫,探討了一個移民的生活和持有的烏托邦式的夢想及神話如何與當下美國社會的現實衝突,並在不安的和諧中共存。
張富榮表示,個人特別喜歡中國名著「山海經」,通過對動物的想像及現實的矛盾造成油畫內容的衝擊,有些畫作被描繪成想像的自然場景,靈感來自於傳統的山水畫,這些繪畫 包含了關於重生的自傳隱喻。面對著當下變化的社會環境和對身份的重新定義,作品反思並詮釋了與生命周期相關的神話寓意,通過來自不同時期的人物,賦予一種荒誕的現實。這些作品同時質疑自己,人們如何在一個荒誕的社會中定位自己?我們能否穿越意念中的枯海,以達彼岸?
張富榮出生成長於上海,78年就讀於上海師大美術系,82年畢業留校任教,89年出國,進入美國Skowhegan藝術學校。自1989年移居美國以來,他的作品曾在東京都美術館、貝爾方特美術館和耶魯大學等博物館和畫廊展出。他目前在賓州生活和工作。
作為美國第一代移民的個人和集體情感,圍繞著疏離、移民和自我矛盾的主題展開。張富榮使用解構和寓言的方式來構建其繪畫場景,結合來自於中國以及在美國的生活和經歷。
張富榮「穿越枯海」油畫展10月14日,5-7時開幕酒會及藝術家座談,456藝廊位於百老匯大道456號3樓,開放時間:周一、周三、周五,下午1點至5點。或提前預約參觀。電話: 1(212) 431 9740 。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點選更多訊息
|
2022.9.13 | [World Journal/世界日報] 殷平「搏鬥」畫展 觸動內心靈魂 ....點選更多訊息記者張晨/紐約報導 2022-09-13 02:00
華裔畫家殷平個展「Force of Nature」即日起在曼哈頓華埠456藝廊展出,此次展出的17幅作品均以「搏鬥」為主題,他認為搏鬥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生存狀態和法則,「和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一樣,只有搏鬥才能生存和進步。」
殷平1953年生於北京,曾任中國郵電博物館專業畫家,現居紐約從事當代藝術創作活動;作品多次在中國獲獎,並於1993年為北京希爾頓酒店創作大幅丙烯壁畫「水鄉暮色」,頗受好評;他也多次在北京、日本、紐約舉辦個展,參加中外聯展,作品也被中國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及日本東京村上美術館收藏。
搏鬥是殷平近年創作主題,17幅畫作用粗獷強勁的筆觸表現人物憤怒和興奮形象,強調人的醜陋面貌和痛苦掙扎表情。美華藝術協會會長周龍章表示,這些充滿激情與力量的作品,使人聯想到人生的艱辛與掙扎,社會的無情與殘酷,激烈的社會競爭,弱肉強食。
殷平說自己的繪畫語言是表現主義,反映人們內心的幻象,他希望自己的筆觸能隱含這些情緒,展現命運的真實面目;在作品中他追求放射主觀情感,畫中跳動的強烈的色彩,會將觀者引入一個激盪不安的世界,觸動內心靈魂。
展覽將從即日起持續至30日,民眾可於每周一、三、五下午1時至5時前往百老匯大街456號三層的畫廊參觀。

|
2022.9.8 | [China Press/僑報] 華人藝術家殷平個展9/9華埠開幕 ....點選更多訊息【侨报记者胡禹昕9月7日纽约报道】华人艺术家殷平个展“Force of Nature”将于9月9日(周五)在曼哈顿华埠456画廊(456Gallery)正式开幕。主办方7日召开记者会介绍本次展览主题及作品,并邀请社区民众和艺术爱好者届时到场支持。
殷平1953年生于北京,曾任中国邮电博物馆专业画家,现居纽约从事当代艺术创作活动。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并于1993年为北京希尔顿酒店创作大幅丙烯壁画“水乡暮色”,颇受社会好评。他分别于1992年、1998年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三次个人画展,并多次参加中外联展,其作品也被中国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及日本东京村上美术馆收藏。
搏斗是殷平近年来的创作主题,他的作品展现出搏斗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斗争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生活就是斗争。人来到世界上必须努力地去斗争,只有斗争才能生存,只有斗争才能进步。在殷平这些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书画里,使人们联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挣扎,社会的无情与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角力,生意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弱肉强食。
殷平的绘画语言是表现主义的,他擅长运用粗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人物的愤怒和兴奋的形象,他故意把人的丑陋面貌和痛苦挣扎的表情强调出来,反映自己的内心幻象。他的绘画是生命勇气力量的赞歌。在他的笔触中隐含着内心的情绪,向人们展现命运的真实面目。他在作品中追求一种冷酷而燃烧的情感表现,放射出他那主观的情感,画中跳动的强烈的色彩将人们引入一个激荡不安的世界,触动着人们的内心灵魂。
殷平个展“Force of Nature”将于9月9日在曼哈顿华埠百老汇大道456画廊(456Broadway)开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社区民众和艺术爱好者可于每周一、周三及周五下午1时至5时前往参观。
....點選更多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