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地點: 456藝廊 |
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誠摯呈獻 Jeannie Hua (華妮): 僭越,策展人為 Nancy Good 與 Mylene Lachance-Paquin,展覽時間為2025年2月21日至2025年3月7日。
展覽聲明
被遺漏和抹去的歷史與被記錄的歷史同樣重要且不可或缺。我們的內在與外在經驗不因文本是否寫在紙上、帳簿中的一行字、一本文獻、一個銀行存檔箱、一份檔案或一座圖書館中而有所不同——它們仍然存在,一層包裹著一層,又包裹著一層。過去藝術作品中的裂痕、污漬和淚痕,最終都成為這段藝術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人們意識到歷史並不僅屬於勝利者時,歷史便失去了其殖民合法性。我並非被“煤氣燈效應”操控,而是用煤氣燈照亮那些未被記錄的、那些空白、那些被擦除和遺忘的事物。透過藝術來重現,來填補空缺,來映照我們修正過的記憶,將勳章佩戴於胸前,為無名者命名,為埋葬者立碑。合法性,由我們定義。
這組藝術作品源於我在內華達州一座小型礦業城鎮中發現的軼事歷史。當你沿著95號高速公路行駛,穿越沙漠進入托諾帕,首先會看到小丑汽車旅館,緊鄰其側的是舊托諾帕公墓。在那座圍欄內,安葬著托諾帕昔日的名流;而圍欄之外,則是一座由礦渣廢料堆積而成的小山丘。這座山丘之下,埋藏著曾經的華裔移民——內華達的居民、美國的居民、這片土地的居民。
然而,他們的血脈並未止於此。移民的經驗不僅關乎流散,也關乎我們的根源來自所愛之人,而我們的生命終將向外延展,超越個體。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蘊含著普世的生命經驗。這些作品是一首視覺挽歌,不僅為埋葬在廢料之下的亡者吟誦,也為那些被社會忽視、在其效用消耗殆盡後遭遺棄的生命而吟誦。
特定的歷史事件往往蘊含著普遍的社會現象。在這片土地上,無數無名的墳塚如繁星點點,埋葬著BIPOC、LGBTQ+族群及女性。這個系列名為《僭越》,是對個體在政治、生態與社會經濟結構下所經歷的私人與個人罪行的一種心理記錄與處理。
若沒有Jamie Ford的發現,這個系列便無法誕生。他在尋找曾祖父長眠之地的過程中,最終來到95號高速公路旁,在那座礦渣廢料堆積的山腳下。他的慷慨與善意支撐了這個系列的誕生。此外,這次展覽若無Nancy Good與Mylene Lachance-Paquin的策展,也無法成形——他們是最早為被遺忘者提供敘述空間與場域的人。特別感謝Jessie Sun協助《僭越》系列的文字翻譯。我對所有促使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成為重要思想交流中心的夥伴們心懷無限感激。
抗議橫幅製作工作坊(與 Aram Han Sifuentes):2025年2月22日,下午1點至4點
藝術家對談(與 Jeannie Hua):2025年2月24日,晚上6點
劇場選段朗讀(策劃:Laura Mankowski Deveaux):2025年3月1日,下午1點至2點
拼貼藝術工作坊(與 Jeannie Hua):2025年3月2日,下午2點至4點
節目報導一覽表 | |
• |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 456畫展「僭越」從小鎮軼事聚焦在美華人歧視歷史 |
•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藝術家華妮456畫廊個展 |
• | [China Press / 侨报] 艺术家华妮个展《僭越》21日华埠456画廊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