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8.13 |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456畫廊展覽 台藝術家攝影融合行為表演 探討自由 ....點選更多訊息位於曼哈頓華埠的美華藝術協會旗下的456畫廊即日起舉辦「If I could stand in the sky...」,展出台灣藝術家王俞晴融合行為表演的攝影作品。每幅相片中的王俞晴都身著白裙,在紐約熟悉的街景中躺下、將雙腿高舉到空中;如此打破常規的行為背後,則是她對自由與束縛的思考。
來自台北的王俞晴是⼀位現居紐約的跨領域藝術家,她回憶道,無論是外來者的身分,還是報稅單上被賦予的「Alien」名號,都讓她思考社會規範的界線;「既然我是外星人(Alien),是不是就不屬於這裡,也不用遵循地球上人類制定的規則了?」
在這個問題的啟發下,王俞晴試圖藉由荒誕的行為來逃離社會規範和束縛。她走訪了展望公園(Prospect Park)、時報廣場(Times Square)等等對她有特殊意義的地點,席地躺下並把雙腿舉到空中,記錄下自己怪誕行為的身影、以及「站在天空上」的第一視角。
「如果我能站在天空上,我會不會有更多的自由?」這個提問看似天真跳脫,但也包含了她對選擇自由的深刻反思。在王俞晴拍攝這些「不尋常」照片的過程中,竟沒有路人上前詢問、或投來異樣的目光;「紐約人可能都見怪不怪了吧」。在這一層面上,打破規則似乎是被這座都市所默許的。
但在許多第一視角的照片中,天空被紐約的高樓切割成一小塊;王俞晴也說,躺下面對林立的高樓讓她有「被城市壓迫」的感覺,而舉高雙腿的動作也讓她不安,「如果旁邊有車開過或有人過來,我都是被動、易受傷害的狀態」。而這樣的壓迫與被動也是她作為外來之人所受拘束的隱喻,「很多人來到美國是為了尋求自由,但其實外來身分帶來的更多是受限」。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22日(周五),456畫廊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下午1時至5時,地址:曼哈頓百老匯大道456號3樓,聯繫方式:info@caacarts.org。
(記者曹馨元/攝影)

|
| 2025.8.7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華人藝術家王俞晴個展 8/8至22日456畫廊展出 ....點選更多訊息王俞晴個展《If I could stand in the sky…》8月8日至22日在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展出。
王俞晴說:「如果我能站在天空上,我會不會有更多的自由?」因為身為外來者而體驗到的受限與拘束和對自我身份的模糊與混亂,她透過這個天真的提問對人類制定的地理界線和社會規範提出質疑,並思考這無形界線與自由及歸屬的關係。
王俞晴說,藉由荒誕的行為試圖逃離人類的規範,反映在異國環境下面對的生存掙扎和無能為力。並延伸思考關於無形界線如何形塑「身份」。不管是現在動盪的國際情勢之下,有些人正被迫移居異地,或是因為個人的決定移居他國,身為人類,有選擇的自由嗎?
我們成為不同的人發起戰爭、瓜分資源。因為界線而形成的「身份」讓我們自動化分為不同等級,行動自由受到不同的規範,身份便決定了在地球上可以出入的區域和享受到的權益。
王俞晴1996年生台北,現居紐約的跨領域藝術家,創作範疇涵蓋空間裝置、影像、行為表演和攝影。王俞晴先後取得普瑞特藝術學院碩士學位(2022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2021年)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士學位(2018年)。她的作品曾受邀在國際展出。
2025年,她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頒發國際文化交流補助。影像作品曾在華盛頓特區的韓國文化中心展出,並獲頒普瑞特藝術學院Merit Scholarship Award獎學金(2019–2022)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創作卓越獎(2017)等肯定。
開幕酒會8月8日下午6點至8點,456畫廊舉行。畫廊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下午1點至5點。或提前預約參觀。
地址:百老匯大道456號3樓, (456 Broadway, 3rd Floor)電話: (212) 431 9740。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
| 2025.8.7 | [China Press / 侨报] 艺术家王俞晴个展8日华埠开幕 ....點選更多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