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22 | [World Journal /世界日報] 456畫展「僭越」從小鎮軼事聚焦在美華人歧視歷史 ....more美華藝術協會456藝廊將展出華裔藝術家華妮(Jeannie Hua)的系列畫作「僭越」。華妮以華人受到不公對待的真實歷史事件作為靈感,創作多幅拼貼(Collage)、油畫作品,通過藝術展示對於種族歧視的無聲抗爭。
華妮出生於60年代末的俄亥俄州(Ohio)辛辛那堤(Cincinnati),在成長過程中曾遭受無數「日常化」的種族歧視與羞辱;90年代起,華妮擔任刑事辯護律師一職長達數十年,她於十年前決定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自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畢業後,華妮的作品如今在法國、加拿大、墨西哥多國,以及全美多州展出數十次。
數年前,華妮偶然間發現,在內華達州(Nevada)的一個小型礦業城鎮中,曾有十名華人移民被埋葬在一座由礦渣肥料堆積而成的小山丘下,而緊鄰這一埋葬地的則是安葬著托諾帕(Tonopah)昔日名流的公墓,「這就是白人如何對待我們的,就像對待垃圾一樣。」
受到這一發現的巨大觸動,華妮選擇用拼貼畫展現充滿淚痕與汙漬的歷史,並用金箔在上面描繪不同的神話人物,以代表悲傷的五個階段,即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同時,華妮還用油畫描繪了礦區的土丘、以及基督教中的天使形象;「油畫是西方藝術中被視作最崇高的媒介,也是父權制的媒介」,選用油畫呈現,也代表了華妮的反叛與抗爭。
在一副油畫作品中,華妮在經典基督形象的天使旁,用紫色顏料描繪了看似「與整幅畫作格格不入」的龍,「就像這條龍,我們(華裔)看上去可能不屬於這裡,但是我們在這裡、我們是這整體的一部分、而且我們不會離開。」
「僭越」系列畫作將自本月21日(周五)起,展出至3月7日(周五)。此外,還會於22日(周六)下午1時至4時舉辦抗議橫幅製作工坊,於24日(周一)晚6時舉行藝術家對談,於3月1日(周六)下午1時至2時舉行劇場選段朗誦,並於3月2日(周日)下午2時至4時舉行拼貼藝術工作坊。以上活動均在曼哈頓百老匯大道456號三層的456藝廊免費舉辦。
....more
|
2025.2.21 | [Sing Tao Daily/星島日報] 藝術家華妮456畫廊個展 ....more |
2025.2.20 | [China Press / 侨报] 艺术家华妮个展《僭越》21日华埠456画廊开展 ....more艺术家华妮 (Jeannie Hua)个人展览《僭越》将于2月21日至3月17日在华埠456画廊展出,由Nancy Good与Mylene Lachance策展。
华妮表示,她从一年多前开始创作本系列作品,此次共展出16幅画作以及拼贴艺术作品,“这组艺术作品源于我在内华达州一座小型矿业城镇中发现的轶事历史。当你沿着95号高速公路行驶,穿越沙漠进入托诺帕,首先会看到小丑汽车旅馆,紧邻其侧的是围栏内安葬着托诺帕昔日名流的旧托诺帕公墓,而围栏之外的一座由矿渣废料堆积而成的小山丘之下,埋藏着曾经的10多名华裔移民。”
艺术家称,此系列作品是对个体在政治、生态与社会经济结构下所经历的私人与个人罪行的心理记录与处理同时也是视觉挽歌。被遗漏和抹去的历史与被记录的历史同样重要,当人们意识到历史并不仅属于胜利者时,历史便失去了其殖民合法性。艺术家并不被“煤气灯效应”操控,而是通过艺术照亮并填补照亮那些被擦除遗忘的事物,为埋葬者立碑。
此外,作家Jamie Ford的曾祖父也是长眠于山丘下的中国移民之一,他的调查与研究为艺术家提供了诸多宝贵资料。 艺术家华妮 2022年从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毕业,曾在Core Contemporary开办个展,并在蒙特利尔、巴黎等多城市举办了15场展览。她在南内华达学院任职艺术课和艺术史课兼职教师,还曾多次参加过多州的画廊以及博物馆群展。
展览将从2月21日开始持续至3月17日在位于华埠百老汇大道456号3楼的456画廊展出,开幕酒会将于21日晚上6点至8点举行,抗议横幅制作工作坊定于22日下午1点至4点,艺术家对谈定于24日晚上6点,剧场选段朗读定于3月1日下午1点至2点,拼贴艺术工作坊定于3月2日下午2点至4点举行。画廊开放时间为周一、周三及周五下午1点至5点,提前预约可致电212-431-9740。

|